EP-130 2025年,中国人该悲观还是乐观?

2024年,疫情、清零、白纸运动和曾经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似乎都变成了模糊的、遥远的记忆。消费低迷、失业加剧、中产阶级开始坠落,中国社会似乎进入了一个缓慢而窒息的通道,“历史垃圾时间”的说法一时热议,我们真的处在此中吗?以不当牛马、不结婚生孩子作为抵抗,有用吗?

新年第一天,我们做了一场直播,邀请江雪、刘宗坤与李厚辰一起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以及讨论“2025年,中国人该悲观还是乐观”,本期节目为直播的精剪版本。

参与直播的嘉宾都身处海外,过去一年里离散社群也成为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海外离散社群都在做什么,这些事情会影响到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吗?这些努力的意义与价值在哪里?2025年,我们还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吗?

非常感谢不明白播客的听众朋友们过去一年的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越活越明白!

时间轴:

02:19 回顾2024,嘉宾们经历与目睹了什么?
07:49 “历史垃圾时间”,我们如何度过?
21:37 李厚辰为何不认同“历史垃圾时间”的说法?
25:08 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一种反抗吗?
26:38 为什么说皇帝也会有无力感?
37:49 嘉宾们觉得还有多少年?
52:54 海外离散社群的努力有用吗?
01:18:57 2025年,中国和世界会变得更糟糕吗?
01:23:26 2025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01:37:52 体制内的人应该如何自处?
01:42:06 如果无法推动改变,是否还值得留在国内?
01:46:47 Z世代会成为中国的光州一代吗?
01:50:17 如果经济雪崩,普通人如何避免被影响?
02:00:18 技术革命会为中共续命吗?
02:04:32 袁莉与嘉宾们的新年愿望


2 Replies to “EP-130 2025年,中国人该悲观还是乐观?”

  1. Georgina

    我觉得有一个必须钉在中国历史耻辱柱上的事情,是职场女性歧视!我从事的职业刚好是比较工程化男性主导的,自从2022年开始几乎每家公司的HR都会问你的婚育情况和年龄,而我那年刚好26、27岁,作为一个在一线工作的农民工又需要出去找工作了,好几次都没有到面试环节,农名工HR就以你是一个适婚适育的女性为由拒了,说领导不想担责。这让我觉得作为一个适婚适育的女性仿佛天生就有错一样,身边的朋友也拒绝理解你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烦恼而且挺负能量的。然后我打电话去妇联举报这些公司,这些公司里面有的态度比较好的会跟你解释但是帮不了你,有的非常狂妄叫我有本事就去告他们(信用卡为主要业务的银行),我真的非常生气,但是我做不了什么,那年开始我陷入了非常严重的焦虑症在抑郁症的边缘徘徊想要自s,我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润出去,但是我的条件不允许。一开始我会觉得那些刚入职就怀孕休假的女性道德败坏没有职业素养,甚至有公司女员工通过战略性怀孕规避裁员,后来我发现这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国家福利太差,人民生活没有保障,穷生恶计富长良心,上层建筑的肥猪们明知道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他们装作不知道,让利更是不可能的,就让底层的转移矛盾,底层互害他们就放心了。现在看来延长女性生育假是多么恶毒的政策,全社会都在吃女性(粉红税税收明明比香烟税税收高很多),我也不是想搞男女对立,事实上女性因为有子宫而变成了经济下行周期的牺牲品。2022年也是有女性人大代表给我们发声的,就是蒋胜男,结果如你所知,提议没有通过,而且她好像被降职了。看到生育率一年比一年低,我只能说活该。这些年发生的事情我必须会记一辈子。(搞错了留言到这里才对)

  2. Gavi

    感谢各位老师的分享,在年度之交听到这样的内容甚为感慨,自己也在海外将要走进下一个阶段。作为国人常会去思虑,其实整个社会的问题不完全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是公民但缺乏公民意识,不善思考辨别,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固执,这些促成了“忍耐”,也促成了铁拳的一步步发展。如何去影响心怀“民族主义”的群体,或对社会环境漠不关心的人,影响他们去思考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能做什么?更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